陶瓷中的陶和瓷有什么区别

发布时间:2021-08-31 09:32

一直以来,陶瓷是以一些含有粘性的土为主的原料,经过配比、粉碎、成型并在高温烘焙的情况下产生的物理化学反应,形成的坚硬物质。而至于它们俩之间会有什么区别呢?

16303736202581.jpg

1.原材料

陶是早期人类依赖的器物,唯一的一个缺点就是吸水。古代的人发现这一块缺陷之后,就不断地摸索,慢慢地就发现了瓷土和釉料的原理,从而发明了瓷器。瓷材料选择烧制瓷土时,用到的成分为氧化铝和氧化硅,一般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,塑性好,粘结力强,用粘土或陶土揉合成型就是在市场里面所熟悉的紫砂。

2.温度不同

瓷的烧制温度一般要高于陶的烧制温度,陶器的烧制温度在800-1000度,而瓷器的烧制温度,用特殊的高岭土在1300-1400度的温度下形成,所以前提下在制作陶器的时候,温度基础上再添一把火,陶就会变成了瓷,也就说明了如今的陶制品,大部分都是高温烧制的瓷,严格来说基本上的都是瓷制品。

3.坚硬程度不同

陶器烧成的温度相对来说较低,胚体在还没有完全烧结的时候,胎质是很粗而疏密的状况,敲击时声音发嗡嗡的声响,吸水率过高,胎体的硬度很差,有的甚至用钢刀就能够划出沟痕。而瓷器的烧成温度一般比较高,胎质特别牢固,基本没有吸水的效果,敲击时的声音也特别清脆,这也是代表了瓷的硬度要高于陶。

4.釉料

瓷器是要上釉的,可以选择一次上釉烧成,也可在高温烧制以后二次上釉料烧成,陶可以上釉和不上釉两种,当烧成温度较低时,挂釉的陶瓷釉即可熔化。

  • 陶瓷锅是一种健康环保的锅具,它在厨房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在陶瓷锅的使用过程中,如何让它更好的发挥它的功效,就需要学会如何开锅。下面我们详细介绍陶瓷锅怎么开锅最好用

本周看点